给堵塞的血管“开绿灯”

在人体内,有血液的地方就可能出现血栓,很多疾病都是伴随着血栓而来的。在世界范围内,动脉硬化引起的血栓形成导致的死亡几乎占死亡率的一半;瘫痪、心力衰竭、间歇性跛行和肢体坏死造成的严重残疾影响着数百万患者和家庭。

动脉血栓形成是一个无声的杀手,可导致心肌梗死、中风、外周动脉疾病等。血液在动脉中凝固是导致心脏病、中风甚至心肌缺血的重要因素。这种“无声杀手”在发作前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一旦发生动脉血栓,60岁以上的人寿命会缩短8~12年。仅在2001年,动脉粥样硬化就导致亚洲450万人死亡,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增加。

血栓是怎么形成的?

其实,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脑梗死等猝死疾病的病因是一样的。罪魁祸首是动脉血栓,不同的是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血栓形成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管中有许多脂肪物质。它们聚在一起,形状像白花花的粥。这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斑块破裂,血管内壁受损,人体的止血功能开始发挥作用,形成可以止血的血块。当血块积聚得更多时,就会形成血栓。

不要小看血栓,它们可以说是心血管问题的元凶。它们顺着血液流向血管的其他部位,卡在某处,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使相应的组织器官缺血,正常的生理功能变得紊乱,如冠心病、心绞痛、慢性缺血性脑病、下肢间歇性跛行等。如果血液循环完全切断,可发生细胞坏死,如心肌梗塞、脑梗塞和急性下肢缺血坏死。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通常涉及多个血管,尤其是在糖尿病的情况下。一条血管有病变,往往另一条血管也有或即将有类似的问题。

谁更容易得血栓?

我们知道动脉粥样硬化是血栓形成的第一步,所以我们预防的关键是从源头开始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这样血栓就不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多病因疾病,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共同导致最终的病理变化。许多危险因素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常见于以下群体:

中老年男性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见。绝经后,雌激素减少,雌激素的发生率逐渐升高。

高血脂患者血液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是该病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患者在60%~7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有高血压。

吸烟会降低“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增加“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吸烟还会增加血液中一氧化碳的浓度,一氧化碳会增加动脉壁损伤的风险。同时,吸烟还会使已经被动脉粥样硬化损伤的动脉收缩,从而逐渐减少流向组织的血液。此外,吸烟会增加血液凝固的可能性,从而增加外周动脉疾病、冠状动脉疾病、中风和术后动脉闭塞的风险。

糖尿病可损害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诱发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活跃,斑块更容易破裂,导致血栓形成。糖尿病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两倍。

其他肥胖人群,工作压力大的人群,长期高热量高脂肪饮食的人群。

如何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是几十年的病理过程,但是斑块破裂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血栓形成只需要十几秒钟。因此,在漫长的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我们完全有条件采取措施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其不破裂,并使用有效的抗血栓药物,防止斑块破裂后形成血栓,堵塞血管,造成悲剧。

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预防血栓形成最重要的是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有心脑血管疾病,就更要注意这种生活方式的控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芬兰、挪威和瑞典黄油和鸡蛋摄入量的减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显著下降。后来由于饮食的改变,胆固醇摄入明显增加,冠心病已经成为欧美的流行病。这说明改变生活方式可以减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逆转动脉粥样硬化。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少吃多运动,戒烟限酒;避免超重或肥胖。

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危险因素,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来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延缓或避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减缓工作强度,保持好心情,拥有舒适的工作生活空间,轻松愉快的度过每一天。

即使患病,也可以通过行为和药物干预,避免斑块破裂,并可采用抗血栓治疗,防止斑块破裂形成血栓,预防血管事件。

抗凝剂的合理使用

一旦斑块破裂,血液

栓形成发生了血管事件,再补救也只是亡羊补牢,除积极治疗和减少损失外,下一步就是要预防类似的血管事件再发生。除改变生活方式和控制危险因素以外,高危患者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以下是基本原则,具体如何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高血压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血压控制良好,在150/90毫米汞柱以下,并且长期高血压已经损害了某些器官,如导致左心室肥厚、肾脏损害或者蛋白尿,可使用阿司匹林75毫克/日。

  已经发生过血栓患者,如心肌梗死、心绞痛、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或者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疾病,除非存在禁忌,患者可使用阿司匹林75毫克/日预防血栓再次发生。禁忌指禁用于哮喘,胃、十二指肠溃疡,血友病,视网膜出血,消化道出血及其他出血性疾病的患者。

  糖尿病患者,有一项或者多项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如胆固醇高、吸烟、高血压,考虑开始使用阿司匹林预防(75~325毫克/日)。

  尽早拥抱健康的生活方式,远比得病后服用阿司匹林更为重要,亡羊补牢不如防患于未然。总之动脉粥样血栓病变始于青少年,发病于中老年;死残在于事件,首犯是血栓;从小来防范,益寿又延年。

  贴心提示

  动脉粥样硬化者在早期一般没有特殊症状,只有当供血不能够满足组织需要时才会出现症状,表现为疼痛或痉挛。例如,运动时心脏供血不足导致胸痛,即心绞痛的症状;散步时由于下肢供血不足而出现下肢痉挛性疼痛,即间歇性跛行的症状。一般这些症状是逐渐发生的,这反映了粥样斑导致动脉血管的狭窄逐渐加重的过程。当发生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时症状发生或加重才会突然出现症状。因此中老年人定期体检是很重要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13916.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养生小能手 养生小能手
上一篇 2023年04月01日 19:01
下一篇 2022年11月03日 00:41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1811719999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joyckiss@qq.com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