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是一种特殊的糖蛋白。患上肝癌后,甲胎蛋白的指数会成倍增加。因此,甲胎蛋白可作为原发性肝癌的标志物,为早期肝癌的诊断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但是,甲基蛋白指数本身与肝癌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并不意味着人体血液中的甲基蛋白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就可以判断一个患者得了癌症。所以说甲胎蛋白高就是肝癌是不对的。
医学上可以根据甲胎蛋白的水平来估计肝癌的概率。例如,如果患者的甲胎蛋白水平超过200g/L达8周,如果患者的甲胎蛋白水平超过400g/L,如果患者的甲胎蛋白水平超过800g/L达4周,则患者发生肝癌的概率超过90%。但这种推断方法不仅要考虑患者的具体症状,还要考虑是否有肝区疼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还要完善肝脏核磁共振、肝脏穿刺等病理检查,得出正确结论。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甲胎蛋白受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某些肝病患者的甲胎蛋白水平甚至高于肝癌患者,所以单纯以某种物质的含量来推断是否存在肝癌是不正确的。且患者甲胎蛋白在标准范围内,即血液中甲胎蛋白含量低于25g/L,因此不能排除肝癌的可能。近三分之一的小肝癌患者不会刺激甲胎蛋白分泌,不会导致甲胎蛋白水平升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男科张国喜博贺博士请各位访客注意,3360博贺博士部分内容为转载。对于这部分中的错误或其他现象,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并写王嘉卉。
总之,如果发现甲胎蛋白处于高值,提示肝癌的可能,但不能为肝癌的诊断提供决定性的证据。建议患者在出现此类症状后,及时完善其他类型的检查。如果能连续监测AFP,AFP水平的变化可以为肝癌的诊断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15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