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沈阳11月13日电(记者张强通讯员孙显鹏赵佳青)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围手术期抗凝治疗是减少血栓形成的关键。13日,记者获悉,由北方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领衔的研究证实,术后延长注射比伐卢定2-4小时,可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天的死亡或大出血风险,有望改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指南和临床实践。这项成果日前发表在《柳叶刀》上,影响因子为202.73,是全军心血管领域的最高医学研究记录。
据了解,关于比伐卢定和肝素这两种抗凝治疗方案的优劣,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已经使用了几十年。之前的循证医学存在很多矛盾,国内外指南的推荐也有较大差异。为了解决这一非常重要且有争议的临床问题,韩雅玲率先启动了“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大剂量延长注射比伐卢定与肝素单药治疗比较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STEMI)”。
研究从2017年12月开始方案设计和准备,到2019年2月正式启动,历时近5年。与此同时,研究团队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和严峻挑战。从全国87个心脏中心共选取6016例STEMI患者,计划在48小时内进行急诊PCI,随机比较大剂量延长注射比伐卢定2-4小时和肝素单药治疗两种抗凝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研究证实,在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中,与传统的肝素单药治疗相比,PCI后大剂量延长注射比伐卢定的治疗方案可使30天主要终点事件的相对风险降低31%,其中全因死亡的相对风险降低25%,大出血的相对风险降低79%。同时,比伐卢定治疗使急性/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的相对风险降低67%,疗效明显,安全性更好。
相关专家指出,该研究为STEMI急诊PCI中最佳抗凝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高质量的临床证据,将对改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指南和临床实践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20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