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月6日表示,新冠肺炎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和呼吸道飞沫传播,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可有效预防新冠肺炎感染。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广大市民应切实履行个人防疫责任,科学防疫,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一个戴着面具。在室内外人员密集场所、电梯或公共交通工具内佩戴口罩;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或在医院就医时,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口罩要及时更换,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
二是勤洗手。回家、照顾老人、小孩、病人、触摸嘴巴、眼睛、鼻子、咳嗽或打喷嚏、清理垃圾、触摸快递、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设施时,应及时洗手或消毒。
第三是持续通风。选择开窗通风,每天开窗通风2至3次,每次20至30分钟;家里人多、病人或来访者多时,建议开窗通风;家里有被隔离的人时,他们所在的房间要关上门,单独开窗通风。
四是少聚。尽量不要去人员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场所,远离有发热或咳嗽症状的人,减少社交活动,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第五,保持环境清洁。日常家庭卫生为主,必要时进行预防性消毒;厨具、台面、餐具等。应及时清洗消毒;定期对卫生间的洁具和地面进行清洁消毒。当表面有污垢或霉变时,及时清洗消毒;冲厕前盖好马桶,保持存水弯密封。
第六,积极接种新冠肺炎疫苗。新冠肺炎全民易感,老年人是最弱势群体,基础疾病比例高,是新冠肺炎感染后引发重症的高危人群。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始终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建议无接种禁忌症且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尽早接种,并在全程接种后三个月内尽快完成加强免疫。
七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坚持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健康的心态,健康饮食,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心态,不要相信和传播谣言。
八是做好健康监测。用好核酸检测和抗原自测,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不带病上班、上学,不参加社会活动,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戴好口罩,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进行排查,降低家庭传播风险,配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记者夏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26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