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树立大粮食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粮食供应体系。”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蕴藏着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树立大粮食观念,利用好森林蕴含的粮食资源,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培育、保护和利用好森林资源,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粮食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生态保护、环境建设、制造业、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向森林要粮,要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继续实施退耕还林、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广泛实施退化森林恢复和森林抚育,协调多渠道多方式造林,提高森林质量和总积累,促进各种森林物种繁衍,维持生生不息的生物种群。另一方面,要着力提高林业质量和效益,培育林产品优良品种,发展苗木花卉、林下经济、中药材等生态产业。因地制宜,开发种类多样、健康营养、方便快捷的林产品系列,把森林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优化林产品结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方位多渠道开发粮食资源,发展丰富多样的粮食品种,实现各类粮食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粮食消费需求。”森林提供的许多食物不仅含有优质的营养成分,而且具有良好的食药同源价值,市场需求巨大。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善和升级,需要优化林产品结构,向森林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需求热量和蛋白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根据人民群众食物需求的变化趋势,不断优化林产品结构,保障各类食物供应。
创新的森林生物技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突破,各国都在抢占制高点。作为农业大国,我们绝不能落后。”要善于利用生物技术促进森林食品资源的开发,提高林产品的生产能力和质量,把“科技藏粮”落到实处。在育种技术方面,可以以林果战略种为重点,拓展技术路径,选择优良品种,提高育种效率;在精深加工技术方面,引导龙头企业广泛引进现代加工技术和现代加工设备,加快生物、环保、信息等技术的集成应用,促进林产品的多元加工和增值;污染防治技术方面,继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白色污染治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种植养殖循环,提高水土保持功能,确保森林总量不减少、功能不退化、生产能力可持续。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003010(2022年12月08日09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26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