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肥胖症患病率不断增长,糖尿病发病率快速增长,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 显示,我国成年人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6至17岁儿童青少年和6岁以下儿童的肥胖率分别为7.9%和3.6%。而据统计,与肥胖相关的共存疾病超过200种,涉及心血管、呼吸、消化、关节等多个人体系统。
“肥胖症有多种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骨关节炎、胃食管反流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刘少壮告诉记者,有的肥胖症患者还伴发精神心理疾病,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和双向情感障碍等。
你是否正在忍受肥胖并发症的困扰?酵素、抽脂、低碳水……众多的减肥方法中,有没有被你“寄予厚望”,最后却“大失所望”?肥胖“减了又来”是何原因?
1.碳水摄入不足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
肥胖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遗传、饮食、运动、睡眠、心理等等。
& ampquot遗传因素是肥胖的内因,肥胖是由饮食、运动等外因造成的。& ampquot刘解释说,有三个主要原因,中国居民& amp#039;肥胖,即过多的糖、过多的油和过多的静态生活。含糖饮料和奶饮料,以及外出就餐(食堂、外卖、餐厅)是膳食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
& ampquot真正对肥胖有害的是内脏脂肪。吸脂减去的是对人体相对有利的皮下脂肪。从减肥的角度来说,吸脂是原则性错误。& ampquot刘对说:quot在所有的饮食调整方案中,从来没有低碳水饮食方案。碳水化合物与人体热量的比例通常为50%左右。如果它低于40%,或者如果你不& amp#039;t摄入碳水化合物,会引起精神萎靡、脱发、情绪烦躁等不良反应。& ampquot
刘建议,不要过分强调低碳水,而是要提倡高蛋白、高纤维、低脂肪、低糖的营养理念。
目前,医学上有三种方法来解决肥胖问题:营养疗法、药物疗法和手术疗法。
& ampquot营养减肥强调在医学监督的基础上,运用营养调节,安全有效地达到减肥的目的。它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肥胖。比如肥胖、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营养调节,减重10%~15%,从而控制病情。& ampquot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说,跑步10km消耗的热量大约相当于一个汉堡。对于普通人来说。quot闭上你的嘴。quot比& ampquot打开你的腿和。quot;锻炼的价值在于调动身体。#039;太胖了。没有运动的配合,减肥是不可能的。
陈伟强调,& ampquot一是需要将各种营养素混合组合,既能保证营养充足均衡,又能达到限制总能量摄入的目的;第二,饮食方式要科学,比如少油少盐少糖的烹饪,细嚼慢咽,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 ampquot
有些人用瘦身针减肥,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 ampquot网上的名人瘦身针,如利拉鲁肽、思美格肽等,都是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来起到减肥降血糖的作用。& ampquot刘解释说,比如国外使用的是思密达辅助饮食调整,需要连续注射14-16个月才能达到10%的减肥效果。很多人在使用时会自动忽略这些药物的适应症、剂量、持续时间等因素,不做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调整,自然没有效果。
2.手术减重效果明显,但也是把双刃剑
& ampquot我当时体重111kg,空腹血糖最高17。最后,我选择了手术。手术后两年,我坚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食。#039;美国的法规。现在我的血糖基本低于平均水平,也没用过降糖药。& ampquot
2016年,一位肥胖患者王伟(化名)选择用减肥和代谢手术来控制体重和糖尿病的发展。& ampquot控制肥胖自然会减少很多患者的相关疾病。& ampquot作为主刀医生,中日友好医院普外科代谢减肥中心主任花梦一直关注着王伟& amp#039;他健康了许多年。
手术减肥的原理是什么?花梦告诉记者:quot胃肠系统有很强的内部分工。
泌调节功能,袖状胃、胃旁路或者胃水球等手术,不仅从物理空间上减少了食物容积,更重要的是帮助胃肠道系统恢复了代谢调节功能,很多患者进行手术后,也会自觉加强心理约束。”“在国际上,代谢手术治疗肥胖症及其并发症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是病态肥胖症长期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孟化指出,减重与代谢手术可以减掉多余体重的60%~90%。
哪些人适合手术减重?“对3度肥胖或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以选择减重与代谢手术。”孟化介绍,对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来言,代谢手术改善率超过90%。
“但手术是把双刃剑,术后短期内可能会出现呕吐、胃食管反流或微量元素缺乏等不良反应。”孟化说,“要两害相权取其轻,术前我们会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做获益评估,只有在手术获益更大的情况下才会建议患者采用手术的方式减重。而且在术后要进行随访和指导,以预防相关问题的发生。”
3.方法正确加长期坚持才是成功的关键
为什么有的人减肥经常反弹?
“主要是减肥的方法不对。”刘少壮说,“多数人靠节食减肥,这是错误的。首先这不是可以长期坚持的方法;其次从减肥效果上看,由于人体存在能量调节机制,这种方法在造成大量肌肉流失的情况下,脂肪比例反而增高,一旦反弹会比原来还要胖。”
减肥方法需要严格遵照医生指导,无论是否手术,都需要行为方式的改变。“我们提出了体医融合的方案,包括饮食处方、运动处方、健康指导、行为干预和长期管理5个方面,是一种肥胖症综合治疗方案。”刘少壮说:“山东一名肥胖患者,手术之后配合规范的体医融合方案,从546斤减到了165斤。”
可见,减肥是一项长期工作。
“身体具有‘能量补偿’机制,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基础代谢水平,从而让运动的燃脂效果大打折扣,其中正常人群的28%和肥胖者的49%运动耗能会被抵消。”刘少壮提醒,减肥绝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只能被能量补偿反噬。
“‘躺瘦’真的不存在!”王伟感慨,“我的理想体重应该是70~75公斤,现在体重93公斤左右,主要是饮食上控制不住,而且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运动。一个术前体重比我高的‘胖友’和我同时做手术,他始终坚持饮食和运动调整,现在保持在63公斤左右。”
“树立正确的理念很重要。首先是自我认知要积极乐观,有明确的减肥目标。”孟化表示,当下确实存在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等问题,但没有健康,一切都是妄谈。
“无论采取何种减肥方法,医生也只能起辅助作用。患者应在医生的帮助下做全面科学评估,在此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刘少壮介绍,临床经验表明,只需三个月,患者就可以建立起正确的饮食、运动和作息习惯,方法正确加长期坚持才是成功的关键。
(本报记者 张晓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28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