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病毒性肝炎,经常怀疑和甲肝、乙肝的关系,下面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临床上以厌食、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疼痛、乏力为主要表现。有些病人有黄疸、发烧和肝损伤。一些患者可以变成慢性的,甚至发展成肝硬化,少数可以发展成肝癌。
一、原因
1.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急性患者和隐性患者。病毒主要通过粪便排泄,粪便排出的病毒通过污染的手、水蝇、食物等感染。主要由日常接触引起,通常引起散发性疾病。
2.乙肝的传染源是急慢性病人的病毒携带者3360 输血和血制品、使用被污染的注射器和针刺等。母婴垂直传播(主要通过分娩、哺乳和密切接触时生产通道中的血液,胎盘感染约占5%)生活中的密切接触性接触。
3.丙肝的传染源是急慢性病人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丙肝的传播途径和乙肝一样,主要是通过输血和血液制品,母婴传播比乙肝少,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和体液中。
4.丁肝的传染源是急慢性病人和病毒携带者。HBsAg携带者是HDV的病毒保存宿主和主要传染源。
5.戊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性和亚临床患者。通过粪便、水、食物传播,也可通过日常接触传播。
二。症状
1.急性肝炎
可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非黄疸型肝炎。潜伏期15-45天,平均25天,总病程2-4个月。
(1)黄疸早期:例,畏寒、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腹部不适、肝区疼痛,尿色逐渐加深。这个时期平均持续5-7天。
(2)黄疸期3360热消退,巩膜、皮肤黄染、黄疸出现,症状好转。肝脏肿大伴有压痛和叩诊痛,部分患者有轻度脾肿大,持续2~6周。
(3)恢复期黄疸逐渐消失,症状减轻消失,肝脾恢复正常,肝功能恢复。这个时期持续2周到4个月,平均1个月。
2.慢性肝炎
如果有乙肝、丙肝、丁肝病史,HBsAg携带者或急性肝炎病程超过6个月,但仍有症状、体征和肝功能异常,可诊断为慢性肝炎。常见的症状是虚弱、全身不适、食欲不振、肝脏不适或疼痛、腹胀和低烧。体征为色泽暗沉、巩膜发黄、蜘蛛痣或肝掌、肝脏较大、中度或饱满感、叩诊痛、脾脏严重、黄疸加深、腹水、下肢水肿、出血倾向、肝性脑病。肝损伤的程度可分为
(1)轻度:为轻度,无明显症状或体征,仅1~2项生化指标轻度异常。
(2)中度3360症状和体征的人,轻度和重度。肝功能有异常变化。
(3)重症3360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厌食、腹胀、大便瀑布等。伴有肝病、肝掌、蜘蛛痣或肝脾肿大,排除其他原因,门脉高压患者。
3.重型肝炎
(1)急性重型肝炎:病,进展快,黄疸深,肝小。发病后10天内,迅速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出血趋势明显。肝臭、腹腔积液、肝肾综合征、凝血酶原活性低于40%。如果能排除其他原因,胆固醇低,肝功能明显异常。
(2)亚急性重型肝炎:发病十天后,仍有极度乏力、厌食、重度黄疸(胆红素171mol/L)、腹胀、腹水,并常有明显出血现象。一般肝脏萎缩不突出。肝性脑病多见于肝功能严重损害的后期。血清ALT升高或升高不明显,总胆红素升高明显。
(3)慢性重型肝炎3
发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自觉症状轻,肝大、皮肤瘙痒、大便色浅,血清碱性磷酸酶、-转肽酶、胆固醇明显提高,黄疸深,胆红素提高以直接提高为主,转氨酶提高幅度小,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原活动度正常。轻度临床症状和深度黄疸不平行的特点。
5、肝炎后肝硬化
早期肝硬化必须依靠病理诊断、超声波和CT检查等,腹腔镜检查最有参考价值。
三、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1、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需要到正规医院检查,定期随访,根据病情进行规范化治疗,不要轻信虚假广告
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需要到正规医院检查,根据医生的建议,每6-12个月定期检查,根据病情进行规范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很重要,只要有适应证,条件允许,就必须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不要轻信虚假广告,以免耽误病情和经济损失。
2、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必须遵从医生的指示,积极配合,不得自行停药
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治疗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清除病毒,延缓肝脏失去代价、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因此,患者遵从医生的指示,积极协助治疗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患者可以通过医生的配合,详细了解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疗程和疗效、所需费用,以及不良反应及其预防和减轻的方法,积极配合,提高疗效。相反,自行停药可能会导致病毒抗药、反弹或复发。
3、鼓励检查了解乙型肝炎感染情况,建议有疑
似肝炎症状或高风险行为的人主动去医疗机构检查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疫情国家,鼓励有条件的人去医疗机构检查自己的乙型肝炎感染情况。怀疑乙型肝炎和高风险行为的人建议进行血清HBsAg、抗HBc和抗HBs检查。乙型肝炎感染者配偶、性伴侣、家属进行相关检查,了解感染情况。实现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如果是未感染者,建议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感染。
4、丙型肝炎需要早期诊断和治疗(积极检查、规范治疗、良好预后)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多无临床症状,有输血史、创伤性治疗、共用注射器、多性伴侣、器官移植者、HIV感染者通过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70%的丙型肝炎患者可以治愈。
四、预防
甲型肝炎系因摄入甲型肝炎病毒污染食物而感染,流行率大大取决于当地环境卫生状况、传播程度与生活经济条件和卫生知识水平密切相关。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最重要的传播方式是母子垂直传播和医源性感染,预防措施为
1、管理感染源
将急性甲型肝炎患者隔离到感染性消失,慢性肝炎和无症状、HBV、HCV携带者应禁止献血、饮食幼儿等工作,对HBV标志阳性肝炎患者应根据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别进行治疗和管理指导。
2、切断传播途径
甲、戊型肝炎重点防粪-口传播,加强水源保护食品和个人卫生,加强粪便管理。乙、丙、丁、型肝炎的重点是防止血液、体液传播,加强献血者的筛选,严格把握输血和血液产品的应用,发现或怀疑有伤口或针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时,可以应用高效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注射器介入性检查治疗,器械严格消毒
3、保护容易感染的人
人工免疫,特别是积极免疫是预防肝炎的根本措施,但由于肝炎病毒(HCV等)的基因异质性,至今没有广泛应用的疫苗。甲型肝炎疫苗已经开始应用,乙型肝炎疫苗已经在中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HBsAg、HBeAg阳性孕妇出生的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高效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同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出生后1个月内注射HBIG和疫苗。
对病毒性肝炎应尽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及早处理,防止疫情发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陈江�博禾医生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果您有任何不适或疑问,请及时咨询�博禾医生在线医生,这有多位专科权威医生为您提供帮助,推荐王宇亭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38172.html
微信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