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一种由于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而导致的疾病。一般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前者与酒精中毒有关,酒精中毒在西方国家很常见,在中国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本节重点介绍非酒精性脂肪肝(以下简称脂肪肝)。肥胖是这种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结构的变化,脂肪肝的发病率迅速增加。据统计,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已达5-10%。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儿童肥胖发病率的不断上升(上海从1992年的5.1%上升到2001年的11.9%),肥胖儿童脂肪肝发病率已达43.1%,接近肥胖成人(50-60%)。一般来说,单纯性脂肪肝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不会导致肝硬化,但如果不加以防治,可进一步导致脂肪肝,导致脂肪纤维化、脂肪性肝硬化,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其预防越来越受到重视。
要预防和治疗脂肪肝,首先要改变结构,包括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尤其是油炸食品。限制盐的摄入,多吃高蛋白食物,如豆腐、瘦肉、虾、新鲜蔬菜,尤其是大蒜、洋葱等。多喝水也有帮助。其次,保持标准体重。另外,每天需要适当的运动。脂肪肝有四种类型,治疗方法如下:
脂肪肝的类型和治疗
1.气滞型——治疗方法是疏肝解郁,行气和中。配方应该是柴胡疏肝散和自由散。
特点:理气活血,强肝健脾,增柴胡,减枳壳。主药是3360。
柴胡10克,枳壳6克,白芍15克,甘草6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泽泻15克。
2.痰瘀型——方法是柔肝养血,去浊化瘀。加减华福汤、大黄蛰丸。特点:3360全方位疏通三焦,利胆降浊,化痰祛瘀。主药是3360。
青黛15克,昆布10克,栀子15克,黄连6克,大黄10克,甘蔗虫15克,何首乌15克,姜黄6克。
3、血瘀型——方法是疏肝养血,活血化瘀。膈下化瘀汤以加减为主。特点:全方位双调气血,养血破瘀,以降为主,降中升。主药是3360。
桃仁6克、川芎6克、元胡6克、五灵脂10克、丹参10克、香芹10克、决明子6克、山楂15克。
4.湿热型疗法是去湿化浊,清热解毒。平腹散减。全药重点是:能理气,分湿热。主药是3360。
苍术10克,厚朴6克,青皮10克,陈皮6克,车前子15克,荷叶20克,泽泻15克,甘草6克。
针灸预防脂肪肝
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直接改善肝脏脂肪的浸润程度,其取穴和针灸方法可作为参考部分,二是直接治疗脂肪肝。这项工作开展了近10年,但积累了经验。方法针刺、耳针、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等。
方法:
(1)甘舒、祁门(2)荆门、漳门。
备用穴:中峰、太冲、李沟、足三里、三阴交、丰隆、阴陵泉。
操作:
常见穴位一次选一组,两组交替。一次取3~4个备用孔,可以轮流取。上火后用1.5寸毫针(28-30号)刺入中等强度刺激,留针20-30分钟。隔天一次,三个月为一个疗程。疗程中停针一周。一般需要两个疗程。
效果:
结果标准: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大便形成,体重减轻,超声显示肝脏形态正常,小血管清晰,血脂正常。结果:症状明显改善,肝区无钝痛,腹部偶有肿胀。超声显示肝脏后缘回声衰减明显减少,小血管仍清晰,血脂下降20%-30%。有效:症状改善,肝区疼痛减轻,乏力,超声显示肝后缘回声衰减降低,血脂不降。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文章信息、软件资源、源代码等内容由沈阳医学院神州医院神经内科杨红博贺博士提供,由第三方作者提供,网友推荐,网上整理(部分报纸/平面媒体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它们仅供参考。如果您的版权被侵犯,请联系我们,博贺医生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更正。推荐叶希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41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