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胃病的人很多,我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列恶性肿瘤前5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国际健康中心主任宋振亚在日前举行的2013西湖健康研讨会上表示,对于这部分人群,建议做个胃蛋白酶原检测。这种检测方法简单,通过采血即可完成,对早期胃癌的筛查有很好的效果。
胃癌是来自胃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的过程,多为浅表性的。
指示性胃炎,腺体萎缩,肠化生,不典型增生,最后发展成胃癌。大量流行病学、病理学和临床证据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发生胃癌的风险很高。
胃蛋白酶原主要来源于胃黏膜,因此检测血清中胃蛋白酶原的浓度可以作为监测胃黏膜状态的手段之一。宋振亚博士是浙江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国际健康中心的主任。他也是胃肠病学的专家和主任医师。她说,从胃蛋白酶原可以看出胃黏膜萎缩的程度。一般来说,胃蛋白酶原水平越低,胃黏膜萎缩越严重。
宋振亚说,20年前国内医院曾经测试过这个指标,后来逐渐弱化。现在很多医院不做这个项目,但是日本人很执着,研究了20年。
1995年至2002年,日本Hiroshi等人对17647名中年男性进行了血清胃蛋白酶原和钡剂检查,检出胃癌49例,其中88%为早期胃癌,检出率为0.28%。其中胃蛋白酶原检出率为63.3%,钡餐检出率为69.4%,二者均检出率为32.7%。两者的检出率基本相同。研究人员还发现,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查对早期胃癌或肠癌的诊断更有价值,钡餐检查对晚期胃癌或弥漫性胃癌的诊断更有价值。
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提高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非常重要。早期胃癌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达90%以上,而进展期胃癌5年生存率仅为30%-40%。
宋振亚说,胃癌的筛查方法有很多。目前主要有胃镜、钡餐、肿瘤标志物,但各有利弊。虽然胃镜是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做起来很痛苦,很多人害怕,接受不了。钡餐虽然是传统的胃癌筛查方法,但是这种检测方法有辐射暴露。肿瘤标志物通过血清检测,无创,但早期胃癌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胃蛋白酶的检测也很方便,只要抽一罐血,就可以作为调查胃癌的手段。一般人们首先调查胃蛋白酶原、幽门螺杆菌等项目。如果筛查有问题,他们可以选择性地进一步检查钡餐和胃镜。如果你有胃部不适的症状,建议你做胃镜来诊断胃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李博贺医生如果您的网站或机构将博贺医生提供的所有资源用于商业用途,除博贺医生提供的信息外,其他资源请联系版权所有者。创造王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44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