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新增胃癌病例约40万,死亡人数达到30万。胃癌是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近年来有所增加。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吴永东表示,胃癌的多发不仅与饮食有关,还与遗传、精神、环境因素有关。
临床上胃癌有家族聚集性和种族差异。当一个家庭患有胃癌时,应尽早进行调查。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疲劳状态的人,也容易诱发胃癌。喜欢腊肉和腌制食物的人患胃癌的风险很高。此外,胃溃疡、胃腺瘤性息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应避免病情恶化而致癌。
所以,为了降低胃癌的风险,除了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还应该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心情。隔夜菜要用保鲜膜盖好,放在食盒里保存,防止冰箱里的细菌污染食物,不要反复熏蒸剩菜。冬季要注意胃部保暖,因为胃部容易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胃酸分泌增多,容易引起胃痛、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症状。
虽然你知道如何预防胃癌,但实际执行起来很容易出错。
1.胃病是中老年人的劣势。
错误。中老年人胃癌发病率很高,但据国内多家医院统计,35岁以下年轻人胃癌发病率也达到6%-11%,恶性程度很高。现在年轻人学习工作压力大,休息、饮食不规律、胃溃疡等胃病的发生率也不低。不明原因的上腹部不适、腹胀、疼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疲劳、乏力、消瘦、贫血、柏油样大便和呕血。
2.胃病是我多年的老问题了。就吃我自己的药吧。
错误。早期胃癌患者80%没有症状,少数有症状的是不典型症状,容易与胃炎、胃溃疡等胃病混淆。所以,不要以为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症状来判断自己的病情,自己买药来解决。这是非常不科学的,阻碍胃癌早期诊断的可能性很大。
3、患胃溃疡已经切除了大部分胃,不能得胃癌。
错误。胃大部分切除后,还是有可能得胃癌,医学上叫残胃癌。残胃癌患者的胃癌发病率是健康人的2~12倍,比服药治疗胃癌者高2~4倍。胃癌变性的原因是幽门功能的丧失(幽门括约肌具有双重功能,一是防止未消化的食物进入十二指肠,二是防止肠液和胆汁回流到胃中,保护胃内的酸性环境),十二指肠中的胆汁和胰酶溶解上皮细胞,加速细胞分裂的胆汁和肠液以碱性为主,容易破坏胃黏膜的屏障作用。胃切除术后不能忽视胃癌。良性胃病患者术后5年内应每年做胃镜检查,不允许。那么,预防胃癌的正确措施有哪些呢?
1.少吃或不吃腌制的蔬菜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和仲胺。在胃内适当的酸度和细菌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这是一种强致癌物。所以食物要新鲜,提倡冷藏。
2.不吃或少吃烟熏油炸食品;腊肉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如3-4苯并沙和环状芳烃。油炸、烘烤、烧焦的食物,以及重复使用的高温食用油也含有这类致癌物,应尽量少吃。
3.不吃发霉的食物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发霉的食物。霉菌是霉菌污染的原因。霉菌中有剧毒真菌,是强致癌物。同时,在有毒真菌的作用下,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和仲胺。
5、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吃得太快、胃部损伤和刺激,这些都与胃癌的发生有关。同时,盐的摄入量大,饮食中生闷气也与胃癌有关。
6.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吃含维生素A、B、E的食物,适当加强蛋白质的摄入,保护胃黏膜。
7.保护饮用水的卫生。因为污染水源含有多种致癌金属离子,所以必须使用正规水电,农村地区尽量使用井水。
8.积极治疗癌前病变萎缩性胃炎与胃癌密切相关。胃溃疡恶变占癌前病变的5-10%。胃的多发性腺瘤性息肉比单发性息肉更易癌变,息肉直径超过2cm表现出恶性倾向的恶性贫血也与胃癌有关。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刘博贺医生,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和诊疗依据。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请及时咨询博贺医生在线医生。有很多专科权威医生帮你,分享高雅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44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