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活检是妇科临床常见的检查项目。医生在疑似宫颈病变处夹取小块组织,送病理科进行活检,确定病变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关治疗方案。很多患者和家属在收到宫颈活检报告后,往往不知道它的意义,一脸茫然。为了让患者对宫颈活检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本文简单介绍了宫颈活检报告中一些常见的检验结果,以供参考。
在阅读宫颈活检报告前,首先要了解宫颈的主要解剖和组织结构,了解病变的意义。子宫颈位于子宫的下端。它是一个中央小管,长约2~3厘米,称为宫颈管。宫颈管口与子宫腔相连;外口与阴道相通。子宫颈下端与阴道顶部相连的部分称为子宫颈阴道部。宫颈管被单层柱状上皮覆盖,宫颈管的阴道部分被鳞状上皮覆盖。两种上皮在宫颈外口附近移动交叉(称为移动带),是宫颈癌最早发生的部位。子宫颈有丰富的腺体,可以分泌粘液。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最常见的表现。由于炎症等损伤,宫颈和阴道的鳞状上皮坏死脱落,形成表面缺损,称为真性糜烂。
然而,这种侵蚀是罕见的。事实上,宫颈鳞状上皮受损脱落后,迅速替代宫颈管粘膜柱状上皮进行增生和移动。由于被覆盖的柱状上皮较薄,下血管清晰可见,肉眼看似糜烂,实则为假性糜烂。这种假性糜烂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宫颈糜烂。宫颈鳞状上皮化生是慢性宫颈炎的常见病变。在炎症和其他因素的刺激下或在宫颈糜烂的愈合过程中,新的鳞状上皮延伸到宫颈腺体的开口中,以取代腺体的柱状上皮。由于化生鳞状上皮增多,局部抗刺激因子的能力有所加强,所以不是癌前病变,而是一种适应性改变。
宫颈腺囊肿当宫颈发生炎症时,宫颈腺的开口被粘液栓或化生鳞状上皮堵塞,使粘液分泌受阻而积聚,腺体膨胀成囊状,称为积聚性囊肿,又称纳博特囊肿。宫颈息肉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可使宫颈管局部粘膜上皮、腺体和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向宫颈外口突出的小肿块,一般直径小于1cm,细长的茎和根附着于宫颈外口和宫颈管。这种息肉是炎症,不是肿瘤,一般不会恶化。宫颈糜烂、宫颈腺囊肿、宫颈息肉是常见的慢性宫颈炎类型,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现。
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也称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种癌前病变。指宫颈的上皮部分(不是全部),被不同程度的异胚细胞所替代,有改变的可能。这种不典型的细胞增生是从基本细胞开始,逐渐发展到表层。根据不典型增生的程度和范围,不典型增生可分为三个阶段:CINI、CINII和CINII(轻、中、重)。宫颈原位癌重度不典型增生进一步发展,增生的异位细胞占全部上皮厚度,即原位癌。换句话说,当发生宫颈原位癌时,局部粘膜上皮整层癌变,但尚未突破上皮层的基底膜,侵犯到下面的组织。宫颈癌的发生可来自宫颈黏膜的基底细胞或储备细胞。
宫颈癌约80%~95%为鳞状细胞癌,5%为腺癌,其他类型少见。宫颈鳞状细胞癌根据癌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早期浸润癌和浸润癌。早期浸润癌(微炉浸润性鳞状细胞癌):在原位癌的基础上,少数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基底膜下的间质浸润。浸润深度小于5 mm,宽度小于7 mm,无淋巴结转移。这类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突破基底膜,明显浸润间质,浸润深度超过基底膜下5mm。这类患者常伴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显微镜下,根据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可分为高、中、低三种。高度分化,恶性程度低,但对放射不敏感。低分化,高恶性,但对辐射敏感。
根据上述检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宫颈癌的形成过程是通过正常宫颈上皮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的发展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浸润性宫颈癌都要经历这个过程,也不是所有的上皮不典型增生都必然发展成宫颈癌。轻度不典型增生往往自然消失,最终发展为浸润性癌的不到2%。随着非典型增生的增多,浸润癌的机会也在增加。严重的非典型增生至少在10年内发展成浸润性癌。有些不典型增生可以长期存在,不一定会发展成癌症。不典型增生发展为原位癌的平均时间为10年左右。定期检查,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及时治疗,是预防宫颈癌的最好方法。
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妇产科董博贺医生请来访者注意,3360博贺医生部分内容被转载。本部分如有错误或其他现象,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并创建陈壮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49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