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青少年或者口腔不卫生的人都有蛀牙,很多患者并不认同。然而,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导致蛀牙的变异链球菌与脑出血有关,这种细菌的一个菌株会阻碍人体的止血功能。但蛀牙的背后隐藏着脑出血的风险,需要格外注意。
蛀牙为何会引发脑出血?
据报道,平时人的口腔里有很多细菌。在适宜的条件下,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会被乳杆菌和链球菌发酵分解成酸。变形链球菌是口腔自然菌群中比例最大的链球菌属之一,也是龋齿的主要致病菌。
研究中心和其他机构的研究人员征得100名脑出血患者的同意,采集他们的唾液,培养唾液中含有的变异链球菌。结果发现,如果患者唾液中的变异链球菌是含有cnm基因的菌株,那么脑出血的风险是不含该基因菌株的4倍。
甚至通过磁共振成像(MRI)可以观察到,患者唾液中这种特定的变异链球菌越多,微小脑出血的部位就越多。研究小组认为,变形链球菌会从口腔中的血管流向大脑中的血管。这里与血管壁的胶原蛋白结合后,引起炎症,从而阻碍止血效果,使血管变脆,最后引起脑出血。
脑出血发生或有症状提醒,中老年最好提前知道!
专家提醒,冬季需要额外护理,气温较低,人体血管明显收缩,血压升高,危险因素控制不好,高危人群容易发生脑出血。因此,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洪华教授表示,有些症状要提前了解。例如
(1)突然口眼歪斜,口流涎,说话不清,单词发音困难,失语或不能表达感情,吞咽困难,身体一侧无力或不灵活,走路不稳或突然摔倒。
(2)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头晕,甚至恶心、呕吐,或头痛、头晕的形式和感觉与以往不同,程度加重,或间歇性、持续性。这些迹象表明血压波动,或大脑功能障碍,这是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迹象。
(3)面部、舌、唇或四肢麻木,部分出现视物模糊、耳鸣或听力改变。这是因为大脑的感觉功能受到脑血管供血不足的影响。
(4)意识障碍,表现为无精打采,整天总想睡觉或昏昏沉沉。他的性格也是一反常态,突然变得沉默、冷漠、行动迟缓或多嘴,有的还会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这也和脑缺血有关。
(5)全身乏力、出汗、低热、胸闷、心悸或突然打鼾、呕吐,这些都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
如何远离脑出血风险?
其实大部分脑出血都是可以提前预防的。除了新发现的预防蛀牙,还需要有意识地避免中风的危险因素,如及时戒烟、保持愉快的心情、适度锻炼等。
此外,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干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等高危致病因素。“中风”的第一危险因素无疑是高血压。研究表明,如果高血压控制得好,中风发病率可降低4倍,心脏病发病率可增加1倍。第二是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会影响一些药物在二级预防中的疗效,使其更难控制;第三位是高血脂。预防缺血性中风应注意控制“坏胆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5302.html
微信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