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防晒,年年还是被晒黑。这是为什么呢?其实防晒不只是涂一次防晒霜那么简单,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道理。想成为一个阳光美女,却在夏天过后不留痕迹?快来看看这些防晒真相吧!
防晒真相一:阴天、久居室内一样要防晒
亲身经历过的人都知道,即使没有阳光照射,没有任何保护的皮肤在漂流后也会被晒成红黑色。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因为紫外线同时包含长波紫外线(UVA)和中波紫外线(UVB),穿透力和强度不同。晴天的时候,UVB的强度很大,对皮肤的伤害很大。在雨天和室内,UVB无法穿透云层和玻璃,所以影响会大大减弱。但同时,UVA可以穿透厚厚的云层和大多数透明的玻璃。如果不注意防晒,皮肤会被晒黑晒伤。所以,即使在雨天或者室内,大家也要提防UVA的入侵。
防晒真相二:导致肌肤老化的元凶,其实是更为隐蔽的UVA+!
防晒的普及,恐怕谁都能举出紫外线对皮肤的危害:UVB让皮肤在短时间内变红晒黑,而UVA是可怕的防晒杀手,让皮肤衰老。但这还是之前的认知。今年,Pech
美人
Tech的科学家发现,UVA可以进一步分为UVA和UVA。UVA是指波长更长,穿透力更强的UVA,穿透到真皮更深处,直接损伤皮肤到细胞DNA!
同时,科学家还分析了市面上188种防晒产品抵抗光谱紫外线的效果,其中82%声称可以抵抗UVA,但分析结果显示只有56%的产品可以抵抗波长更长的UVA!由此可见,能同时抵御多种紫外线,尤其是危害最大的UVA的产品,才是最有效的防晒选择。
防晒真相三:最强大的紫外线,其实出现在最放松的凉爽时分!
虽然我们都知道一年四季都要防晒,但很少有人深究。当阳光减弱时,我们自然会放松警惕。其实这才是重点:紫外线不会升温!以爬山为例。越往高处走,山风越凉,你甚至会觉得冷,但此时的紫外线极强。也就是说,每上升1000米,紫外线就会增加10%。比如你在海平面较低的时候,因为水面的反射,紫外线很快就会达到很强的程度。所以不要因为呆在阴凉的地方不热就忽视防晒,尤其是阴天。紫外线比我们能感知的要强烈得多。
防晒真相四:5000小时的“阳光本钱”,其实在20岁就打了对折!
从出生那天起,每个人的皮肤都会获得一笔“阳光资本”——皮肤天然的防晒能力。所以,即使我们年轻的时候被晒黑或者晒伤了,也会很快恢复。但这种财富是有限的。科学家做了一个极端实验。一般人在太阳下暴晒5000小时就可能得皮肤癌。而且这个晒太阳时间不仅仅是指夏天的晒太阳时间,还包括所有日常接触太阳的时间。更何况我们皮肤的记忆系统会记录下每次阳光对皮肤的伤害程度,并逐渐积累。
随着暴露在阳光下时间的增加,皮肤中的“阳光资本”逐渐被消耗,最终将无法保护皮肤。进一步研究发现,一般在20岁时,50%的“阳光资本”会被消耗掉。因为个体差异,每个人的皮肤日照成本消失的速度不同。但是,从我们二十多岁开始认真护肤开始,基本上“阳光成本”也就2500多小时而已。
防晒真相五:涂抹防晒品要足量
“防晒”对你来说一定不是一个陌生的护肤概念,但很多女性只在七八月份才注意防晒,只是为了防止晒伤。甚至有人认为防晒产品是“油腻、泥泞、低科技含量”的代名词。如果你是这样认为的,而且如果你还没有开始365天每天做好防晒工作,那么你真的要提升一下你的防晒智商了。
无论晴雨,如果你坚持每天涂抹含SPF的防晒产品,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做好了保护皮肤免受UVB(造成晒伤的元凶)伤害的第一步。但是涂了SPF30的产品能保证防护效果和产品标识一致吗?
前提是你在一平方厘米的皮肤上涂两毫克的防晒产品。但对消费者使用习惯的调查显示,一般女性一次只使用每平方厘米0.5毫克,所以防护效果只能达到防晒产品中标示的1/3甚至1/4。
防晒真相六:防晒品重涂抹手法和防过敏测试
一般防晒产品分子都比较大。如果用搓的方式把它们挤到毛孔里,不仅会造成“搓泥”现象,还会堵塞毛孔,降低防晒霜的效果。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在手指或手掌间取足够量的防晒产品,轻轻晕开,轻拍在脸上或身上,直至均匀。注意从上到下顺着毛孔生长的方向轻拍,这样才能更好的起到防晒的作用。
虽然高质量的防晒产品很少引起皮肤敏感,但仍不排除部分特别敏感的女性会对高指数的化学防晒产品过敏。因此,在购买之前,最好戴在手腕上试试。如果十分钟内没有红、肿、痒、痛,可以放心使用。如果有反应,可以试试倍数低于这个SPF的产品,如果有过敏反应,就要放弃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5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