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抗生素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抗生素的9大使用误区需谨慎

误区1:抗生素=消炎药

抗生素并不直接对抗炎症,而是杀死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如常用的消炎止痛药物如阿司匹林。

大多数人错误地认为抗生素可以治愈所有炎症。其实抗生素只适用于细菌引起的炎症,不适用于病毒引起的炎症。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炎症,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后会抑制和杀死人体内的有益菌群,造成菌群失调,抵抗力下降。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局部软组织充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皮炎、病毒引起的炎症等,不宜用抗生素治疗。

误区2:抗生素可预防感染

抗生素只适用于细菌和一些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可用于治疗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和外伤。

给风和流感患者服用抗生素是有害的。抗生素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杀死微生物。没有预防感染的效果。相反,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误区3:广谱抗生素优于窄谱抗生素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是用窄谱代替广谱;能用低级不用高级;如果一个能解决问题,就不需要两个。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与抗生素合用。未鉴定出病原微生物时可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果鉴定出病原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谱抗生素。否则容易增强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误区4: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贵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

其实每种抗生素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利弊。一般因病情和个人选择,应坚持个体化给药。比如红霉素是老牌抗生素,价格很便宜。对军团菌和支原体引起的肺炎有相当好的疗效,而非常昂贵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和第三代头孢在处理这些疾病上不如红霉素。而且一些老药疗效稳定,价格低廉,不良反应明确。

另一方面,新抗生素的诞生往往是因为旧抗生素的耐药性。如果旧的抗生素有效,就应该使用。

误区5:使用抗生素的种类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

总的来说,现在不提倡抗生素联合使用。因为联合用药会增加一些不合理的用药因素,既可以增加疗效,也可以降低疗效,而且容易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或细菌耐药性。因此,联合用药种类越多,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一般来说,为了避免耐药性和毒副作用,对于一种抗生素就能解决的问题,千万不要用两种抗生素。

误区6:感冒就用抗生素

或者病毒和细菌会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是病毒性感冒,细菌引起的感冒是细菌性感冒。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

事实上,许多感冒是病毒性的。严格来说,病毒性感冒没有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不用抗生素。大家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感冒后,他们习惯性地在药店买一些感冒药,加一些抗生素来使用。其实这个时候抗生素是没有用的,这是一种浪费和滥用。

误区7:发烧就用抗生素

抗生素只适用于细菌和一些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和发热。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感冒、流感等患者进行治疗是有害无益的。咽喉炎和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抗生素无效。

此外,还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发烧甚至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头孢菌素等抗生素不宜盲目使用。比如肺结核引起的发热,如果盲目使用抗生素耽误了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就会耽误病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

误区8:频繁更换抗生素

抗生素的疗效有个周期问题。如果某些抗生素的疗效暂时不好,首先要考虑用药时间的不足。此外,给药途径不当、全身免疫功能等因素也会影响抗生素的疗效。如果和这些因素有关,只要调整,疗效就会提高。

频繁换药会对身体造成混乱和伤害。而且频繁换药很容易让细菌对多种药物产生耐药性。

误区9:一旦有效就停药

我们知道,抗生素的使用有一个周期。如果用药时间不足,可能根本没有效果;即使有效,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必要的时期服用。如果稍有效果就停药,不仅治不好病,甚至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为细菌残留而反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5944.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养生小能手 养生小能手
上一篇 2023年03月18日 23:04
下一篇 2022年10月23日 18:35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1811719999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joyckiss@qq.com

关注微信